人體腸道存在多元菌種,不同的益生菌菌種功效也不同,定殖的部位也不盡相同,
補充多元益生菌可以調節不同生理機能,也較能滿足不同的保健需求,豐富腸道好菌。
圖片來源:freepik
|
菌種 |
維持腸道 菌叢生態 |
防止病原菌 附著腸道 |
調節腸道 免疫系統 |
減少膽固 醇吸收 |
A菌 |
嗜酸乳桿菌 |
✔ |
✔ |
|
|
B菌 |
乳雙歧桿菌 |
✔ |
✔ |
|
|
比菲德氏菌 |
✔ |
✔ |
|
|
|
短雙歧桿菌 |
✔ |
|
✔ |
|
|
龍根菌 |
✔ |
|
✔ |
✔ |
|
C菌 |
乾酪乳桿菌 |
|
|
✔ |
✔ |
LP菌 |
副乾酪乳桿菌 |
|
|
✔ |
|
LGG菌 |
鼠李醣乳酸桿菌 |
|
|
✔ |
|
其他 |
植物乳桿菌 |
✔ |
✔ |
|
|
嗜熱鏈球菌 |
✔ |
|
|
|
|
羅伊氏乳桿菌 |
|
✔ |
|
|
認識A菌、B菌、C菌、LP、LGG菌
圖片來源:freepik
A菌-嗜酸乳桿菌(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)
協助我們分泌乳酸及醋酸,維持消化道中的菌叢平衡,提升身體的防護力,也能提供私密保健。
分解醣類產生乳酸,也是市面上最常用在優酪乳發酵時的菌株之一。適合飲食習慣不良、上廁所不順暢的族群。
B菌-雙岐乳酸桿菌(Bifidobacterium Breve)
龍根菌(Bifidobacterium longum)
乳雙歧桿菌(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. lactis)
是乳酸菌的大家,因其結構為雙岐構造,容易定殖於消化道中,形成保護層。有名的B菌菌株有龍根菌、比菲德氏菌、雷特氏菌,常見於各家益生菌保健品中,因為具有特殊結構,容易維持體內酸性環境,保持菌相平衡。
嬰幼兒的原生菌種,隨著出生後慢慢減少,可長期補充。
C菌-乾乳酪乳酸菌(Lactobacillus casei)
具備耐酸特性,生存力強,可以在消化道各處定殖增生,有助於維持消化道的防護力。具有極強的定殖效果,能通過胃酸膽鹼,可存活 15 天以上的時間。幫助消化吸收,C菌也是許多市售養樂多品牌添加的益生菌種。適合生活壓力大、飲食習慣不良的族群。
LP菌
常見的LP菌有植物乳桿菌(Lactobacillus plantarum)、副乾酪乳桿菌(Lactobacillus paracasei)2種類別,能提供消化道的防護力,抑制壞菌增生。LP菌廣泛分布於天然食品中,像泡菜、奶酪中都含有 LP 菌,可維持體內菌相平衡。
LGG菌-鼠李糖乳桿菌(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)
目前國際研究相當多的益生菌,屬於長駐型菌種,定殖能力佳,具高度耐胃酸膽鹼的益生菌種,提升體內益生菌的存活率。適合想要長期調整體質的族群。
益生菌挑選三大原則
常常聽人說「菌數越多對人體效果越好」的迷思,其實除了擁有多重菌數,
具備強力的包裝技術也相當關鍵,如此才可完整保留益生菌菌種活性。
因此,購買益生菌產品時,選擇具良好包裝技術的產品,更能確保菌種發揮功效。
一般來說,菌種多元勝於單一,多元的益生菌菌種會比單一的益生菌種效果更好,挑選時留意產品提及的菌種名稱,並且注意益生菌的種類以及功效是否是自身所需。
市面上的益生菌劑型種類相當多樣,因此,挑選時建議以粉劑益生菌或膠囊益生菌此兩種劑型較佳。